社會話題
  有媒體報道北京交通部門已於日前提交建議,擬把是否擁有停車位作為申請購車搖號的資格審核條件之一,以期控制機動車增長。
  “車位門檻”並不是控車良方。很多市民就表示,車位缺口太大是共性問題,北京市有40.1%的汽車沒有固定車位,停車位是一種稀缺資源,汽車則是一種供應充足的商品。將兩者掛鉤,很有可能會倒逼人們出於投資目的哄搶車位,加劇稀缺資源的競爭,車位價格必將飛漲,還可能出現虛假停車證明、倒賣證明等現象,甚至與車位相關聯的房地產價格也將會有新的炒作理由,這對消費者來說更是不公平。
  化解社會經濟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新難題,各地都在想良方、出新政。但實踐下來,這禁那令執行得都勉為其難,甚至成為一道虛幻的“桃符”,歸根結底,在於這些所謂新政雖然“看上去很美”,卻不接地氣。所以,解難題的新政不僅要 “直面難題”向前看,還要“接接地氣”向下看。類似“試試口風”的“討論性建議”還是少出為妙,否則,傷了百姓的感情,浪費的就不僅是政策資源了,更會是政府的公信力。  (原標題:解難題要接好地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07atfe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