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8月8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錢學森沙草產業基金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8日在蘭州召開。作為中國首個以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地方公益性基金會,旨在致力於發展沙草產業,推動沙區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甘肅省民政廳官員和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當日共同為其授牌。
  由甘肅省錢學森沙草產業基金會、甘肅省沙草產業協會和中國科學院沙漠與沙漠化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此次研討會主題為“沙產業的理論與實踐”。來自中國工程院、中科院、國家林業局、蘭州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的30餘名專家學者,就中國荒漠化治理和沙草產業的發展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錢學森的名字冠名地方一個民間社團組織,據我所知,這是第一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說,錢學森“知識密集型大農業理論”誕生後的30年間,特別是沙產業、草產業的思想,在西部沙區和乾旱草原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突出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成為沙區和乾旱草原區新興的產業。
  早在1984年,中國科技界泰斗錢學森提出“沙產業”設想,即在中國西部乾旱地區,利用缺水而光熱條件得天獨厚的特點,提出追尋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技術路線,發展知識密集型的沙產業、好產業的理論。
  作為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沙產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錢永剛表示,土地荒漠化和草原退化是生態建設的世界性難題,被譽為“地球的癌症”。不少國家和地區面對大自然的這個挑戰,至今束手無策,一籌莫展。而中國科技工作者總結生態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找到了治理土地荒漠化和草原退化的辦法。
  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主任胡培興表示,防治荒漠化需要三道思路:對新疆胡楊等現有荒漠植物要納入第一位的保護範圍,決不允許出現“這邊造林,那邊毀林”的現象;建立防沙治沙平臺;對現有沙化耕地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胡培興表示,“多占光,少用水”的戰略在發展沙產業中是大有可為,也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加之中國農業目前面臨的一系列緊迫問題,解決糧食問題必須轉向荒漠經濟,因此要大力發展沙區特色資源,發展沙草產業。(完)  (原標題:首個錢學森地方基金會掛牌 致力改善沙區生態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07atfe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